热门关键词: 产品中心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电 话:15890081212
邮 箱:756063185@qq.com
地 址: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
一、依法合规与规范管理
证照齐全合法经营:矿山需持有《营业执照》《采矿许可证》《安全许可证》等有效证照,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、环保事故且未被列入异常名录。
制度保障与责任落实: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、环境保护、安全生产、生态修复等制度体系,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并配备专责管理机构。
二、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
高效开采与循环利用:采用科学化开采技术,资源综合利用率达行业先进水平,推广共伴生资源、尾矿及废石综合利用技术。
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:落实能耗双控政策,减少碳排放,推广清洁能源使用,矿区能耗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三、生态保护与修复
***小化生态扰动:采用环境友好型开采工艺,控制矿区生态扰动范围,实施边开采边修复策略。
系统性生态修复:编制并执行《矿山生态修复方案》,通过植被恢复、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矿区生态系统功能。
四、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建设
智能矿山系统:部署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开采、运输、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管控,建立数字孪生模型优化决策。
动态监测网络:集成环境监测传感器、无人机巡查及卫星遥感技术,实时监控矿区环境、资源消耗及设备运行状态。
五、矿区环境与形象管理
环境整洁与污染防治:矿区道路硬化率≥90%,配备粉尘、噪声、废水防治设施,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。
矿容矿貌美化:统一规划矿区建筑风格,绿化覆盖率≥可绿化区域的80%,打造花园式矿区环境。
六、评价体系与动态管理
多维度评价指标:采用《绿色矿山评价通则》***标准,涵盖矿区环境、资源利用、节能减排、科技创新等6项一级指标及24项二级指标,总分1000分,达标线≥800分。
第三方评估机制: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,确保结果客观公正,评估报告需详细记录程序及依据。
七、实施路径
分阶段目标:大型矿山2028年前90%达标,中型矿山80%达标,小型矿山按地方标准分类推进。
政策协同:结合河湖长制、碳达峰行动等政策,推动绿色矿山与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发展。
绿色智慧矿山建设需以依法合规为前提、科技创新为驱动、生态友好为核心,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依托动态评价体系实现全过程监管。具体标准需结合《绿色矿山评价通则》及地方实践动态优化,确保矿山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。